閱讀數: 33
民國初年律宗的祖師弘一大師,他講自己持五戒,其他四條有把握,偷盜戒他沒把握,因為戒相很細,這條戒不容易持。「偷盜」就是不與取,這個東西有主人的,沒有被允許,我們就拿來據為己有,這就叫偷盜。我們舉個簡單例子,比如公家的信紙信封,我們私人寫信拿來用,這在一般來講很自然,但是這就是偷心,公家的東西是辦公用的,不是給我們私人用的。所以過去老和尚講經常講,李老師在奉祀官府上班,他每次領信紙信封要私人寫信用,一定都要跟長官報告,長官同意了,他才拿去用。從這件事情我們就可以體會到,偷盜這條戒很難持。偷盜戒為什麼難持?因為偷盜的境界非常微細,要用現代的話來說,只要我們有絲毫想佔人便宜的念頭,這就是盜心。雖然盜的行為沒有,但是我們的念頭沒有斷。
道理真正通達明白了,我們不到極樂世界去,在這個地方修行,煩惱習氣真的斷不掉。所以古德教我們一定要死盡偷心,老老實實念這一聲萬德洪名,所謂「一念相應一念佛,念念相應念念佛」。覺明妙行菩薩在《西方確指》裡面開示說:念佛最忌諱的就是夾雜。夾雜佛法尚且不可,何況夾雜世間法!所以真正念佛人,要死盡偷心,老實念佛,道業才能成功,才有指望。
文摘恭錄_悟道法師講演集










